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曾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但在...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曾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但在1972年干涸。20世纪90年代在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下图示意罗布泊的面积变化及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罗布泊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塔里木河中上游不合理的用水    B. 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C. 沙地广布,湖水大量下渗    D. 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

2.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 盐碱化减弱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昼夜温差增大    D. 空气湿度增加

 

1. A 2.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结合图2可以推测出,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未曾断流时都注入罗布泊。因此,湖泊面积的大小与河流的入湖水量直接相关,而塔里木河水量较大,是主要的入湖水源。在根据题干所给的时间段,上个世界40年代到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内地人口迁移到西部组成建设兵团,开展土地平整运动,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造成该河严重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因此,本题A选项正确。 2.复活的罗布泊会提高周边的地下水位,而且钾盐湖水体本身就是卤水,富含盐分,所以旺盛的蒸发会加剧周边的土地盐碱化,A错误;钾盐湖水分的大量蒸发,使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会有所增加,D正确;湖泊的比热容比裸地要大,可调节气温,使得白天的气温有所下降,而夜间的气温有所上升,减小了昼夜温差,C错误;湖泊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周边的自然环境,使得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B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白绒山羊产区,所产羊绒有“软黄金”之称,产品远销日本、欧洲。阿拉善高原地区从1980年开始大规模放牧白城山羊,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建立起上百亩规模大小不一的羊绒加工厂。白绒山羊食物来源丰富,主要以草类植物为食。当地羊绒产业效益低下,并没有给当地牧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反而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现象非常严重。近年来阿拉善高原地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并将大水漫灌改用滴灌、喷灌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效益。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地牧民给山羊穿上“衣服”,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A. 防山羊受冷    B. 防太阳辐射

C. 提高羊毛的品质    D. 做标记防山羊走丢

2.为促进当地羊绒产业的发展,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

A. 改进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B. 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C. 创立自主品牌,提高知名度    D. 参与国际市场,加大出口量

3.将大水漫灌改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A. 改善生态环境    B. 减轻土地盐碱化

C.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D. 扩大白绒山羊的放牧规模

 

查看答案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B.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 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B. 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C. 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自觉参与环保活动   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使用一次性餐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学生利用暑假在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欠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A. 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B. 间接搜集法,定量的方法

C. 直接搜集法,综合的方法    D. 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农村景观?

A. 松辽平原    B. 黄淮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江汉平原

3.该地易出现荒欠的原因是

A. 生长季太短    B. 冬季风太强    C. 降水变率太大    D. 土壤盐度太高

 

查看答案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D.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②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③向远西部地带迁移人口,减轻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应加快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建设

②宁夏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③四川、广西是我国主要的水电输出省区

④四川和湖南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