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 边界具有确定性

C. 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 区域内部无差异

2.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热量条件变化 B. 水分条件变化

C. 地势高低差异 D. 农业类型差异

 

1.C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和土壤,学生要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熟悉土壤分布和形成条件。 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 1.在我国根据地域环境不同,土壤一般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草甸土及漠土。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不一致,A错;土壤之间有过渡地带,边界不确定,B错;区域内部有自己的特征,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C对;区域内部也有差异,差异是绝对的,D错。故选C。 2.由图可知,有青到黄再到白,体现的是土壤由我国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根据我国降水特点可知,东中西的差异主要是水分条件变化,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与图,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天路”。线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终点为拉萨市,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桥隧总长占线路全长的81%,施工难度大。2014年底,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已开工建设;2015年6月,拉萨至林芝段已开工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敏感的生态环境”等四大特点。

    材料二:西藏计划修建的还有滇藏铁路,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延伸,经过盐井,直至芒康。以及新藏铁路:从日喀则西行,在原有公路的基础上,经过拉孜,再往西抵达噶尔雅沙。从噶尔雅沙往北,经过阿克赛钦湖西面,最后抵达终点新疆和田市(下图)。

(1)川藏铁路经过横断山区时施工难度极大,横断山区的河谷多为     形谷,是     作用(地质作用)形成的。

(2)滇藏铁路修建时会受到喀斯特地貌的困扰。铁路沿途能见到的地面喀斯特地貌有          (列举2个),这些地貌是   作用(答地质作用)形成的。

(3)无论是川藏铁路沿线还是滇藏铁路沿线,都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这里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列举2个)

(4)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小题:

    材料一: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下图)。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早在16世纪,这里的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可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纽芬兰渔场也被誉为“大西洋的巨大金矿”。

    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过度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的鱼群数量急剧下降。1992年加拿大政府严令捕捞鳕鱼,以保护海洋生态。

                                  

    材料二:读欧洲部分地区图

                             

(1)纽芬兰渔场位于图甲中______处,该处形成渔场的原因为_____。图中①②代表的洋流分别是__________。①处水温_____(高、低)于②处。  

(2)图甲中A处是世界上盐度最_____的海,船从波罗的海进入同纬度大西洋时,吃水深度会变_______,形成A处海水盐度异常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处常常受飓风影响,飓风到来时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严重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及生产、生活,但也会有_____等等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与图,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下图),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材料二:宁夏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三:宁夏中部地区的砂田

(1)根据材料二,说出P处地貌的名称,并描述其形成的过程。

(2)根据材料说明砂石覆盖对砂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根据图及材料,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至少列举两个宁夏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

 

查看答案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00时水库中心比水库东西两侧气温       (高或低),15:00时水库中心比水库东西两侧气温        (高或低)因为水的比热容比陆地       。(大或小),白天增温水库东西两侧        (快于或慢于)水库中心,夜间降温水库中心       (快于或慢于)水库东西两侧。

(2)如果只考虑热力环流因素,水库东侧3:00时吹        风(写风向)。

(3)在下图中画出15:00时:

①水库中心与东西侧之间的热力环流(在图中横线上画上箭头)②近地面与上空等压面(用曲线表示)

 

查看答案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到城市,洪涝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现有668座城市,其中639座有防洪任务,占96%。

据此及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改变为

A. 增加了④环节    B. 减少了①环节    C. 增加了③环节    D. 减少②了环节

2.城市多发洪涝灾害的原因为:

①许多城市沿江、滨湖、滨海或依山傍水

②有的城市位于平原低地,经常受到洪涝的威胁

③与农村相比,城市的人口和资产高度集中,灾害损失要大得多

④城市防灾意识差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