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图所示。据此回...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00时水库中心比水库东西两侧气温       (高或低),15:00时水库中心比水库东西两侧气温        (高或低)因为水的比热容比陆地       。(大或小),白天增温水库东西两侧        (快于或慢于)水库中心,夜间降温水库中心       (快于或慢于)水库东西两侧。

(2)如果只考虑热力环流因素,水库东侧3:00时吹        风(写风向)。

(3)在下图中画出15:00时:

①水库中心与东西侧之间的热力环流(在图中横线上画上箭头)②近地面与上空等压面(用曲线表示)

 

(1)高,低,小,快于,慢于 (2)东南 (3)下图 【解析】 (1)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可知3时水库中心气温高于两侧,15时低于两侧,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时陆地升温快故东西两侧升温快于中部,夜晚则反之慢于两侧。 (2)水库东侧3时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库内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风由东侧吹响湖中间为东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 (3)15时时水库中心气温低,气流下沉,东西两侧气温高气流上升,东侧湖区形成逆时针热力环流,西侧湖区形成顺时针热力环流。根据等压线“高压上凸,低压下凹”理论,湖中心因气流下沉湖面处形成高压,垂直上空形成低压,故湖中心上空等压面下凹,湖中心湖面处等压线上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到城市,洪涝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现有668座城市,其中639座有防洪任务,占96%。

据此及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改变为

A. 增加了④环节    B. 减少了①环节    C. 增加了③环节    D. 减少②了环节

2.城市多发洪涝灾害的原因为:

①许多城市沿江、滨湖、滨海或依山傍水

②有的城市位于平原低地,经常受到洪涝的威胁

③与农村相比,城市的人口和资产高度集中,灾害损失要大得多

④城市防灾意识差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主要来源于

A. 岩石圈    B. 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壳

2.图中表示岩石圈的是

A. D和E    B. E和F    C. D和F    D. F和G

 

查看答案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女王头”景观的地质作用与下图中的哪幅一致

A.     B.

C.     D.

2.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B. 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C. 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D. 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让甲处的垃圾到达乙处的洋流是

A. 加利福尼亚寒流    B. 北太平洋暖流    C. 秘鲁寒流    D. 千岛寒流

2.关于日本及该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B. 地震会引发台风、海啸等灾害

C. 地震到来时,室内人们应该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D. 地震的震源主要在地幔

 

查看答案

下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处土层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A. 甲、丙、乙    B. 乙、甲、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2.与b时段三角洲快速发展无关的因素为

A. 水下坡度平缓    B. 海水顶托

C. 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见效    D. 渤海湾潮流作用弱

3.造成c图中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    D. 海水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