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主要来源于
A. 岩石圈 B. 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壳
2.图中表示岩石圈的是
A. D和E B. E和F C. D和F D. F和G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女王头”景观的地质作用与下图中的哪幅一致
A. B.
C. D.
2.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B. 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C. 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D. 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让甲处的垃圾到达乙处的洋流是
A. 加利福尼亚寒流 B. 北太平洋暖流 C. 秘鲁寒流 D. 千岛寒流
2.关于日本及该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B. 地震会引发台风、海啸等灾害
C. 地震到来时,室内人们应该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D. 地震的震源主要在地幔
下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处土层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A. 甲、丙、乙 B. 乙、甲、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2.与b时段三角洲快速发展无关的因素为
A. 水下坡度平缓 B. 海水顶托
C. 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见效 D. 渤海湾潮流作用弱
3.造成c图中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 D. 海水作用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P1与P2的数值:
A. P1>P2 B. P1<P2 C. P1=P2 D. 不能确定
2.图中甲处近地面等压面
A. 与地面平行 B. 与P2凸出方向相反 C. 与P2凸出方向相同 D. 与P1凸出方向相同
3.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左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右图为“襄阳大棚蔬菜生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图,分析襄阳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
A. 冬季a少 B. 夏季d多 C. 冬季b少 D. 夏季c多
2.襄阳人用大棚种蔬菜,原理是
A. 大棚能够阻碍太阳辐射 B. 大棚能够增加地面辐射
C. 大棚能够增加太阳辐射 D. 大棚能够增加大气逆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