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太阳光照图”,其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的日期是__...

读“太阳光照图”,其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的日期是_____前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_____

(2)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四地角速度的关系是____;此时看到日出的是____;在B处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淤积较严重的是_____(南、北)岸。

(3)当日,图中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________

(4)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B点的昼长是______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22日 南半球 C 相等 A和C 南岸 D>C>A>B 8:00 8小时 (23°26′N,150°E) 【解析】 (1)图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所示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南半球。 (2)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赤道,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C;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各地均相同,四地角速度的关系是相同;晨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此时AC都在晨线上,此时看到日出的是AC;B处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在B处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淤积较严重的南岸。 (3)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D>C>A>B。 (4)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任意两相邻的经线时差2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B的地方时是8:00;B点的昼长=(12-日出)*2是8小时。 (5)150°E处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是直射的经度。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N,150°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等水温线数值分布及弯曲形态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    B. 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

C. 甲图洋流为暖流    D. 乙图洋流为寒流

2.若图中所示洋流均位于太平洋,则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B. 乙图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C. 甲图洋流为秘鲁寒流    D. 乙图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塔里木河流量随月份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  )

A. 雨水    B. 冰雪融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2.该河流1~2月出现断流的原因是(  )

A. 冬季气温低    B. 地表蒸发强    C. 大气降水少    D. 流域支流少

 

查看答案

有科学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50年之内,由9个小岛组成的图瓦卢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主要归结于(  )

A. 城市热岛效应    B.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C. 臭氧层破坏    D. 地质天文原因

2.大气中CO含量与日俱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CO    B. 海平面上升

C. 臭氧大量减少    D. 森林越来越多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表,据此回答系列各题。

1.表中所统计的数据表明18—21日期间,当地受下图中(  )天气系统的影响。

A.     B.

C.     D.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受热膨胀上升造成

C.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D.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查看答案

读下列气候资料表 ,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A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    B. 为热带草原气候

C. 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D. 此气候类型各大洲均有分布

2.关于B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东部是其最典型的分布区    B.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在欧洲西部最为典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