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下图)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是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地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 )作用形成的
A. 内力作用
B. 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
D. 流水侵蚀
2.黄土高原面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 )作用形成的
A. 风力沉积 B. 流水沉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北半球台风的是(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2.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天气的是(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中的内力作用是( )
A. 山崩 B. 珠穆朗玛峰在升高
C. 地震 D. 火山活动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2.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是地球的坚硬外壳,它由岩石组成
B. 软流层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
C. 外地核可能呈熔融状态,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D. 岩石圈分布在莫霍界面之上
下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此时,①③两地的昼长分别为( )
A. 0小时,12小时 B. 24小时,12小时
C. 0小时,24小时 D. 24小时,24小时
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白昼逐渐增长的区段是( )
A. a-b B. b-c C. c-d D. d-a
2.当太阳直射点由d向a移动时,重庆(30°N)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 )
A. 低-高-低 B. 高-低-高 C. 低-高 D. 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