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更路簿》记录了千百年来海南民间文字记载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据记载,海...

《更路簿》记录了千百年来海南民间文字记载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据记载,海南渔民每年12月前后出海,到南海诸岛岛礁附近捕捞海货,次年清明至谷雨期间满载而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海南渔民在航行过程中主要利用

A. 东南信风、东北信风    B. 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C. 东北季风、东南信风    D. 东南信风、西南季风

2.渔民没有等到次年夏季,而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就返航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季南海多台风,容易发生海难    B. 夏季盛行风减弱,不利于返航

C. 夏季南海季风洋流减弱,返航难度大    D. 夏季捕获的海货易腐烂,不易长时间保存

 

1. B 2. A 【解析】 1.海南渔民每年12月前后出海,到南海诸岛岛礁附近捕捞海货,次年清明至谷雨期间满载而归。海南是热带季风气候,海南渔民冬季出海主要借助东北季风。清明至谷雨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渔民返回主要借助西南季风,B对。A、C、D错。 2.渔民没有等到次年夏季,而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就返航的主要原因是夏季南海多台风,容易发生海难,A对。夏季盛行风增强,有利于返航,B错。与夏季南海季风洋流无关,C错。在南海诸岛岛礁附近捕捞海货,距大陆不太远,保存时间长短不是主要原因,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旅行者在下面左图地区旅游,发现甲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下面右图)。当地居民说:“土塔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要不然会溶掉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当地土塔“溶掉”起重要作用的大气环流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盛行西风带    C. 东北信风带    D. 西南季风

2.蜂巢屋“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主要目的是

①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②御寒,抵御冬季严寒 

③防潮,保持夏季屋内干燥     ④加固,抵御雨水侵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四种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回南天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与“回南天”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2.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夏季(7月、8月)多炎暑,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 hPa)”。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A.     B.

C.     D.

2.在图乙中的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是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3.在图乙中的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距离燃放地飞得最远的是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查看答案

“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而有证据表明,与之相伴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变得越来越“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B.

C.     D.

2.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B.

C.     D.

3.共同抑制“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大力退耕还湖    B. 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C. 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D. 回收和综合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位于北纬36°34′的某疗养院,计算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cot 30°=1.735)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新楼至少要距原楼约为

A. 11.53米    B. 20米

C. 40米    D. 34.7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A. 间隔应增大    B. 间隔应变小

C. 间隔应不变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