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964年日本东京与大阪间新干线的开通,开启了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先河,目前欧洲和...

1964年日本东京与大阪间新干线的开通,开启了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先河,目前欧洲和东亚是世界上高速铁路两大集聚区。2003年中国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步入“高铁时代”。东亚高速铁路网络的空间模式及其所产生的空间经济影响,有3种抽象模式。其中,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高速铁路网络基本上以“廊道型”发展模式为主,而中国大陆高速铁路网络整体上呈现出“网络型”发展模式,但局部地区呈现出“星型”模式(城市群地区)和“廊道型”模式(如主要高速铁路线路沿线)。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高速铁路集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    B. 地形

C. 矿产资源    D. 科技

2.日本、中国台湾等高速铁路采用“廊道型”模式的原因主要是(  )

A. 受地形影响,城市群多呈条带状分布

B. 受矿产分布影响,铁路多沿山脉延伸

C. 受地势起伏较大影响,铁路多呈“之”字形

D. “廊道型”模式有利于各区域的紧密联系

3.与日本相比,我国高速铁路(  )

A. 货运量大    B. 发展起步早

C. 发展速度快    D. 通车里程短

 

1. A 2. A 3. C 【解析】 1.欧洲和东亚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展高铁需求量大,政府大力发展高铁,因而高速铁路集聚,A正确;地形可以影响高铁线路布局、建设和维修成本以及空间形态,但不是集聚区分布的主要原因,B错;现代高铁以客运为主,矿产资源对高铁集聚区的形成影响很小,C错;科技决定高铁的发展,而不是集聚区的分布,D错。 2.高速铁路网络的扩展和空间效应受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要素等综合影响,其中,自然条件影响高速铁路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从而影响高速铁路的布局;日本、台湾均多山,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人口、城市群多分布于沿海平原,多呈条带状分布,受交通需求的影响,高速铁路采用廊道型连接各个城市,A正确。现代高铁以客运为主,受矿产资源分布影响小,B错;高速铁路运营速度快,在崎岖地形出可以通过桥梁、隧道技术降低坡度,线路比较平直不呈之字型,C错;“廊道型”模式只有利于沿线地区的联系,D错。 3.中国高铁是客运工具,中国高铁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快、通航里程长,C正确,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各类运输方式按里程增长变化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运输方式是(  )

A. ①河运 ②铁路运输 ③公路运输 ④航空运输

B. ①河运 ②公路运输 ③铁路运输 ④航空运输

C. ①铁路运输 ②河运 ③公路运输 ④航空运输

D. ①河运 ②公路运输 ③航空运输 ④铁路运输

2.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美国运输方式增长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每一条曲线的最高点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B. 新兴的运输方式可能使原有运输方式地位相对下降

C. 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流运输、铁路运输的里程将快速增长

D. 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使货物运输更注重提高运输质量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接近(  )

A. 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鄂尔多斯高原    D. 柴达木盆地

2.2000—2011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的原因是(  )

A. 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B. 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

C. 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D. 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向东部输送

3.图示天然气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变化将会(  )

A. 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

B. 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

C. 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

D. 使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

 

查看答案

    南疆策勒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以前旧桥极少风沙危害。2009-2011年紧邻老桥建设了高度、长度、宽度均大于旧桥的新桥。自恰哈新桥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3~9月桥(路)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重要病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恰哈新桥积沙的主要来源是

A. 甲处戈壁 B. 乙处河谷 C. 丙处戈壁 D. 丁处河谷

2.导致恰哈新桥和旧桥积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距沙源远近 B. 植被覆盖率 C. 桥梁宽度 D. 桥栏阻风程度

3.恰哈新桥每年3~9月桥(路)面积沙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植被覆盖差 B. 大气运动活跃 C. 河流水位高 D. 降水稀少

 

查看答案

据图回答问题。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

 

(1)①处地质构造是_____,该处河流不宜修建电站大坝,原因是_____

(2)②处地貌名称是_____,一般分布在______地区,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

(3)根据这里丰富的含煤地层,可以推断在地质史上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__;若在a、b两处采煤,分别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简述其原因。a处______; b处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1)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填洋流名称)交汇处。世界上同属于此种成因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

(2)若①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

(3)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指出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从A到B可以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写出其中一支寒流的名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