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解析】 本题以温哥华为材料背景,考查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其特征,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7月份北半球是夏季,温哥华西侧海洋温度较低;温哥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所以7月份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温哥华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冬季西风带风力强劲,地形雨丰富,所以降水集中在冬季。 (3)温哥华西部沿岸有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所以冬季气温较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棕果压榨出来的,市场需求大。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主产区在苏门答腊岛(位置见下图),该岛油棕树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0%。2008年5月,印度尼西亚政府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

(1)判断苏门答腊岛生物资源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简述苏门答腊岛成为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主产区的自然原因。

(3)说明印度尼西亚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的理由。

 

查看答案

创意产业也叫创新经济、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等。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等。读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劳动力数量    B. 交通通达度    C. 人才和技术    D. 环境质量

2.创意产业的兴起,促进了上海的

A. 城市空间结构改变    B. 基础设施改善

C. 人口年龄结构优化    D. 产业结构调整

3.老工厂废弃的大型厂房或仓库成为创意产业发展初期的首选场地,其主要原因是

A. 租金低廉    B. 接近高校    C. 交通便利    D. 环境优美

 

查看答案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 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 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受市区房价过高的影响,许多在广州城区工作的市民纷纷选择在郊区购房居住。下图示意广州城郊结合部交通繁忙路段在不同时段内的车流拥堵状况。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通往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方向是

A.     B.     C.     D. 西

2.图中P处最有可能位于

A. 自然保护区    B. 中心商务区    C. 郊外住宅区    D. 政务中心区

 

查看答案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 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B. 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 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D.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2.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 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 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 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D. 户籍管理趋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