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的多,其主要原因是M地
A. 纬度较低 B. 地势较高 C. 气候干旱 D. 白昼较长
2.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的丰富,其主要原因是N地
A. 地势高,大气稀薄 B. 海拔高,多冰雪
C.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D. 气候干旱,光照强
3.与M地相比,N地夏季的近地面气温特点及其最主要成因是
A. 较高 太阳辐射强 B. 较高 距离太阳近
C. 较低 大气保温作用弱 D. 较低 冰雪融化吸热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A. 清明 B. 小暑 C. 寒露 D. 小寒
2.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
A.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B.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C.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D. 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组织开展的首次南极科考。考察队以“认知南极、保护南极和利用南极”为宗旨,考察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62°13′N, 58°58′W),通过科学考察,进一步探索和掌握南极变化对我国影响的趋势,为强化我国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科学依据。长城站位于北京的(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2018年4月18日至4月22日为广西各地“壮族三月三”法定假日,假期期间,广西人民旅游出行达到高峰,“三月三”这个世界已被广西人包场,“三月三小长假,广西人包围长隆,拿下广州,攻陷长沙,占领了海南,入侵云南,扫荡东南亚……所向披靡!桂军威武!三月三来到,商家多喜欢三月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
A.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 地球公转的周期 C. 一个恒星日 D. 一个太阳日
2.广西“三月三”假期期间,地球公转线速度总体变化是
A. 越来越快 B. 先变快后变慢 C. 越来越慢 D. 先变慢后变快
3.广西“三月三”假期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向北移 B. 北半球,向北移 C. 北半球,向南移 D. 南半球,向南移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30°N)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所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图(单位:m。比例尺为1:10000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
A. 200m B. 235m C. 270m D. 300m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地,下列关于其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B. 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 丙地地势最低 D. 位于湖畔的丁地有游人戏水
3.当图中丙地某一直立物体朝向正北的影子长度与其高度相等时,当地所处的月份可能为( )
A. 3月或5月 B. 6月或7月 C. 8月或10月 D. 11月或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