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有保存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生物种类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1)请简要描述图中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两个角度分析)。
(2)分析峨眉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下图为“不同纬度昼长年变化幅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纬度最大昼长为13小时
B. 乙纬度昼长年变化幅度为23小时
C. 甲纬度最晚日落时间为当地21:15
D. 乙纬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43.5°
下图中OP、OQ分别表示某地二至日的正午树影长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的纬度位置为( )
A. 0° B. 11°S C. 20°N D. 67°S
2.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 )
A. 当地昼短夜长 B. 南欧正值雨季 C. 华北落叶纷飞 D. 北极极光绚丽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
A. 向西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东南
2.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 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 B. 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
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D. 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
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 惊蛰到立夏 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下图是北半球极昼面积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节气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春分 B. 乙——夏至 C. 丙——秋分 D. 丁——冬至
2.图示日期中当北半球极昼面积接近0的时候,江苏各地( )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