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A. 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 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 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 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2.该地生产成本主要随本地经济发展而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地价上升 ②劳动力价格上涨 ③输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④协作条件变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A. ①以前 B. ①②之间 C. ②以后 D. ④以后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图中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柴和其他)。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④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
B. 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地区
C. 属于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D. 增加④比重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之一
2.关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了生物能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
B. 其他能源的比例不断增长
C. 20世纪40年代,③能源地位超过②能源
D. 上世纪50年代起,人类已不再利用①能源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所含能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 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C.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 从东北向西南递增
2.下列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该区域变暖,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地上生物量减少
B. 地上生物量随着多年平均气温的降低而减少
C. 地上生物量随着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减少而升高
D. 若该区域变暖,光合作用增强,地上生物量增多
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 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 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 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 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2.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④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起于宁夏宁武坑口电站,止于山东胶州换流站,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5个省区43个县(市),全长1333千米,是世界首个±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14年12月31日,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年输送电量已突破280亿千瓦时。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银东直流输电工程的电力资源主要是
A. 水能发电 B. 火力发电 C. 地热发电 D. 核能发电
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为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解决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 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 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 由湿润区移向半湿润区 D. 由暖温带移向亚热带
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化 B.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 农业技术进步 D. 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
A. 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 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 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 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