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   )

A. 夏威夷高压    B. 印度低压    C. 亚洲高压    D. 冰岛低压

2.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4.此季节,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 高温少雨    B. 温和湿润    C. 炎热干燥    D. 寒冷干燥

 

1. C 2. A 3. C 4. D 【解析】 考查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分布,东亚季风风向及其影响。 1.读图可知,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故A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C正确。故选C。 2.由上题分析可知,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大陆上的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A正确。故选A。 3.冬季,受亚洲高压中心的影响东亚盛行西北风,C正确。故选C。 4.此季节是北半球冬季,东北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2.6日的天气特征是(   )

A. 天气晴朗    B. 阴雨、大风

C. 绵绵细雨    D. 降雨、升温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向斜构造的是

A.     B.     C.     D.

2.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A.     B.     C.     D.

3.图中丙.丁处的地貌作用形成是由于

A. 风力沉积    B. 风力侵蚀    C. 流水沉积    D. 流水侵蚀

4.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雨季时使水循环中(    )环节水量明显增多。

A.     B.     C.     D.

 

查看答案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下图为橘子洲实景图。

完成下列问题。

1.“橘子洲”形成的原因是(   )

A. 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而成

B. 河水湍急,流水侵蚀下切而成

C. 河床宽阔、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

D. 岩层受水平挤压,中间向上隆起而成

2.此词创作于1925年12月,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而北国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体现了(   )

A. 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 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2.④处的风向为(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查看答案

2016年12月7日,某地发生6.4级地震。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地震发生地点判断,这次地震发生在(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交界处

2.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   )

A. 人们先感觉到地面左右摇晃

B. 人们先感觉到地面上下震动

C. 气候正处于高温晴朗的时期

D. 气候正处于寒冷干燥的时期

3.据图可判断出(   )

A. ①地地壳稳定    B. ②海域面积将变小

C. ③海域面积将变大    D. ④地附近为消亡边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