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

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A. 东南风 降水季节差异明显    B. 西北风 气温年较差大

C. 东北风 天气晴朗    D. 西南风 气温日较差小

2.Q地的气候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 D 2. B 【解析】 1.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且西侧为海洋,可判断为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盛行西南风,气候温和湿润,气温日较差小,故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2.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且西侧为海洋,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菻带。故B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雨雪分界线是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下图示意某年1月19~22日我国局部地区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    ②暖锋    ③气旋    ④反气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右上图),可有效地防御冻害,其原理是

A. 阻挡地面辐射    B.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 减弱大气逆辐射    D. 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查看答案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 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 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 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现象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查看答案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3.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征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 植被    B. 地形    C. 河流    D. 气候

 

查看答案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此时副热带高压脊向北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时间大致是

A. 1~2月 B. 6~7月 C. 7~8月 D. 11~12月

2.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动到图示位置时

A. 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B.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 华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D. 东北地区高温多雨

3.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千树万树梨花开

C. 黄梅时节家家雨 D. 清风细雨湿梅花

4.如果副热带高压脊向北快速推进,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表 我国四省(区)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

省(区)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林木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532.5

1865.8

15.8

1539.1

727.9

15.0

542.4

404.4

0.4

361.0

184.6

2.0

 

 

1.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 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 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2.有关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 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 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 ④省(区)在我国所跨热量带最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