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 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 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 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现象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3.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征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 植被 B. 地形 C. 河流 D. 气候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此时副热带高压脊向北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时间大致是
A. 1~2月 B. 6~7月 C. 7~8月 D. 11~12月
2.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动到图示位置时
A. 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B.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 华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D. 东北地区高温多雨
3.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千树万树梨花开
C. 黄梅时节家家雨 D. 清风细雨湿梅花
4.如果副热带高压脊向北快速推进,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表 我国四省(区)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
省(区)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 林木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
① | 532.5 | 1865.8 | 15.8 |
② | 1539.1 | 727.9 | 15.0 |
③ | 542.4 | 404.4 | 0.4 |
④ | 361.0 | 184.6 | 2.0 |
1.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 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 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2.有关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 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 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 ④省(区)在我国所跨热量带最多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乌江的水文特征。
(2)分析贵州石漠化的原因及其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
贵州省是我国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按加工层次,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以辣椒红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
(3)简述贵州省发展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下图所示黄河上游部分河段简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河段河道坡度平缓,两岸为干旱、半黄土丘陵及沙漠地区。该河段产流少,两岸沙漠流沙活动多,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
(1)说出该河段流经地区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原因。
(2)分析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的原因。
(3)提出该河段地区主要有哪些生态问题(3个以上)及其对应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