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关产业转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珠三角区域也有数千家企业外迁,其中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区域。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规律。
(2)“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发展迅速。相比其他地区,“珠三角”区域发展的突出的区域位置优势在哪里?
(3)分析“珠三角”区域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4)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应是环渤海区域中的哪一个省?说明理由。
(5)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川气东送工程管道总长2 170千米,自西向东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个省市。工程总投资626.76亿元人民币,每年的输气能力达120亿立方米。
材料二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 )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 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损耗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
(4)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国运盛国威壮,喜神州处处沐朝阳,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千秋伟业,南水北调,燕赵牧马饮长江!”。
回答下列各题。
1.句中所描述的我国的重大事件中,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 )
①西气东输 ②三峡工程建设 ③南水北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我国建设众多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根本原因是( )
A.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B. 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C. 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
D.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 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 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 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
D. 促使源地能源以天然气为主,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很多鸟类具有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被称为候鸟。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候鸟经济”,投资商就是“经济候鸟”,哪个地方“水草丰美”,投资商就飞到哪里。读某“工业候鸟”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转移的产业可能是( )
A. 钢铁工业 B. 电子工业
C. 化学工业 D. 纺织工业
2.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疆吸引该类产业转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原料充足,且品质高 B. 交通便利
C. 劳动力充足 D. 产业协作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