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二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B. 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 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D. 改善陕甘宁地区的环境
2.下列对我国具备的修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计探明储量已达到国际惯例标准
B. 我国东西方向的铁路建设已能满足西气东输的需要
C. 我国西部地区油气工业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能为油气勘探、开发、输送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
D. 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利用天然气的广阔市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风带),风向为________。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带,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沿着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沿着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找水、找油、找矿和建筑、工程选址等方面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读某地地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处,属于背斜___,属于向斜的是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原因是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___ ,原因是______。
(3)在A、B、C、D四处,寻找油气资源应在__处,寻找地下水应在__ 处。
(4)在A、B、C、D四处,如果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处,原因是 ____________ 。
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最主要措施是( )
A. 修建水库 B. 植树造林 C. 跨流域调水 D. 人工降雨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通常是( )
A.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 地表淡水资源的数量
C. 地下淡水资源的数量 D. 地表水所占比重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
A. 全世界所有地区气温都升高 B. 海平面上升
C. 高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D. 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不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