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市区近地面气温高的原因...

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市区近地面气温高的原因。

(2)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C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市区D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状况的是     (选填正确项的字母代号)。

A.    B.        

C.     D.

(3)说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

 

(1)市区人工建筑物较多,绿地、水体等面积少(或地面硬化面积大),地表增温加快;市区大气污染较重,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物质可以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加剧温室效应的影响;工厂多,机动车和居民生产生活释放大量废热。 (2)东南风 A (3)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水体面积;实现建筑物合理规划布局,增加空气流通性;节能减排。 【解析】 本题以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呈现信息,侧重自然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气温分布特点、热岛环流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市区近地面气温高的原因,可以从人工建筑物较多、地表增温加快、城市大气污染较重、产生的氮氧化物和废热较多等方面回答。市区近地面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主要是市区硬化面积大,地面升温快;市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和粉尘吸热强,对地面的保温增强;另外市区机动车、工业活动、居民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废热都会导致市区增温快。最终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2)图中C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水平气流自东向西流向市区,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右偏转形成东南风,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风向向左偏形成东北风。市区D地由于气温较高,等温面向高空凸出;垂直方向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向低空凸出。 (3)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可以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水体面积、实现建筑物合理规划布局、增加空气流通性、节能减排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b),回答问题。(12)

C
 

C
 

 

(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

 

(2)B风带名称为            。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2)

(3)常年受C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1)

(4)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

南亚地区的风向为          (3)

(5)b中西南季风的成因                               (2)

(6)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_______(2)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处地质构造为_   ___,甲、乙两地地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发现油气的是_____ 。

(2)说出甲处构造地貌的成因。

(3)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两点)

(4)据图判断①处岩石为_____(根据岩石成因),①、②岩层的形成年代①____②(早于或晚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与寒潮的形成有关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国庆节,小明和朋友一起去野餐。下图能反映小明野餐是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亲临海滨地区体验海陆风,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海滨城市白天多出现云、雨和雾;夜间以晴朗天气为主

B. 长发女郎夜晚面向大海,长发朝向内地方向飘起

C. 陆风风力一般弱于海风

D. 海风对抑制中午暑热,调节气候有一定作用

2.海风转换为陆风的时间大约是(   )

A. 2~3点    B. 6~7点    C. 14~15点    D. 21~22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