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A. 甲为岩浆岩 B. 乙为沉积岩 C. 丙为变质岩 D. 丁为岩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华山论剑”中的华山的形成主要由④作用形成
B. 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由①作用形成
C. 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由③作用形成
D.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地貌由②作用形成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Q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该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 向南移动 B. 北半球 向北移动
C. 南半球 向北移动 D. 北半球 向南移动
2.与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B. 北京白昼时间渐短
C. 地球运行至近日点附近 D. 南极附近出现极昼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初步统计,2017年春运40天,全国共运送旅客29. 8亿人次。下图是“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A. 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 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 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 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经济因素
3.由上述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读下图地质构造示意回答下列各题。
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
A. 庐山 B. 泰山 C. 华山 D. 喜马拉雅山
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 a B. b C. c D. d
2.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成都位于成都平原、长江经济地带的西端,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副省级城市。2013年4月,首列从成都至波兰罗兹的“蓉欧快铁”正式开通。“蓉欧快铁”是连接亚欧大陆,串联中国西部、欧洲及俄罗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广大地区的经贸“大动脉”(下图所示)。早期“蓉欧快铁”全程需时14天,2015年降至10.5天,随着秦岭高铁隧道群的贯通,未来提速指日可待。2015年9月《成都市青白江区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实施方案》正式颁布,“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进入了实施阶段。国际铁路港的建设吸引了中外大型物流、汽车、电脑、电子等产业大量投资。
(1)从古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到今天“国际铁路港”,对比分析成都古、今交通区位条件。
(2)与重庆相比,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3)成都拥有两个机场,成为我国第四大航空港。分析成都航空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4)若“蓉欧铁路港”沿线城市如乌鲁木齐、兰州也规划建设国际铁路港,请选择可行或不可行任一方面进行论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