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初步统计,2017年春运40天,全国共运送旅客29. 8亿人次。下图是“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A. 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 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 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 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经济因素
3.由上述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读下图地质构造示意回答下列各题。
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
A. 庐山 B. 泰山 C. 华山 D. 喜马拉雅山
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 a B. b C. c D. d
2.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成都位于成都平原、长江经济地带的西端,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副省级城市。2013年4月,首列从成都至波兰罗兹的“蓉欧快铁”正式开通。“蓉欧快铁”是连接亚欧大陆,串联中国西部、欧洲及俄罗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广大地区的经贸“大动脉”(下图所示)。早期“蓉欧快铁”全程需时14天,2015年降至10.5天,随着秦岭高铁隧道群的贯通,未来提速指日可待。2015年9月《成都市青白江区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实施方案》正式颁布,“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进入了实施阶段。国际铁路港的建设吸引了中外大型物流、汽车、电脑、电子等产业大量投资。
(1)从古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到今天“国际铁路港”,对比分析成都古、今交通区位条件。
(2)与重庆相比,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3)成都拥有两个机场,成为我国第四大航空港。分析成都航空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4)若“蓉欧铁路港”沿线城市如乌鲁木齐、兰州也规划建设国际铁路港,请选择可行或不可行任一方面进行论证分析。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至武汉,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40.7 km。下图是石武高速铁路路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石武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2)该高速铁路的修建多采用高架桥模式,其主要目的(作用)有哪些?
(3)简述石武高速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
(4)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迅速,说明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俄罗斯是中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地。长期以来,中俄之间的原油贸易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具有风险大、运费高的劣势。到2011年,全长近千公里的中俄原油专业输送管道正式投产输油,开启中俄之间通过管道输送原油的历史。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示意图。
(1)修建中俄输油管道,沿途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2)说明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趋势。
(3)简要分析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营对于哈尔滨市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