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海峡夏季洋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 C海域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顺风逆水

C. 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D. 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

2.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 A 2. B 【解析】 1.D海峡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的西侧是印度洋。北印度洋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海水由西向东流,由于马六甲海峡是西北—东南走向,故夏季洋流自西北流向东南,A对;C海域在北印度洋,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故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逆风逆水,B错;B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海区,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浅,C错;A海域是地中海,冬季受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海域风浪大,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淡季,D错。 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长,①错;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②对;海运的运量大,运费低,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③对。陆上丝绸之路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速度快,安全性高,④错。故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铁路路段实施了列车运行调整,部分城市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调整体现了现代运输的(  )

①专业化 ②高速化 ③网络化 ④智能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下列有关图示铁路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是影响客运专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 客运专线的开通将进一步扩大上海、北京等商业中心的经济腹地

C. 客运专线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对全国铁路网影响不大

D. 客运专线都经过我国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半岛位置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半岛所在国均出口较多的产品是(  )

A. 玉米    B. 鲜花

C. 石油    D. 铜矿

2.将上述产品从乙半岛所在国出口到中国,最适宜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    B. 管道

C. 航空    D. 海运

 

查看答案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两图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A. 甲——②    B. 乙——①

C. 丙——③    D. 丁——④

2.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 天然橡胶:泰国→中国选甲    B. 铁矿:澳大利亚→中国选丁

C. 鲜花:荷兰→美国选②    D. 集成芯片:硅谷→渥太华选③

 

查看答案

浙、闽两省依山傍海,岛屿众多,海洋经济正在成为这些地区经济跃升的新动能。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闽中之山,多自北来,水皆东南流,故闽中冬暖夏凉。江浙之山,多自南来,水多北流,故江浙冬寒夏热。”(引自《朱子语类》)

(1)从浙、闽两省中任选其一,分析地形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随着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未来5年内,国家将重点推进浙、闽等沿海省份100个左右海岛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及升级改造,这些海岛将不再“喊渴”。

(2)阐述浙、闽等省份海岛发展海水淡化的有利条件。

浙江舟山启动“和美小岛”建设,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生活不便、渔村民俗文化日渐消逝、岛上产业发展乏力等问题的偏远海岛渔农村发展迎来了春天。

(3)列举浙江舟山在“和美小岛”建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下表是苹果生态适宜指标比对。

产区名称

年均温(℃)

年降水量(mm)

1月中旬均温(℃)

年极端最低温(℃)

6~8月

均温(℃)

>35℃

天数

夏季平均最低气温(℃)

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27

19~23

<6

15~18

A区

12~13

580~740

-15~-3

-27~-18

25~26

10~18

20~21

 

(1)运用表3数据评价A区苹果生产的气候条件。

山东苹果种植面积约为甘肃的2/3,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约为甘肃的2倍。

(2)与山东相比,推断甘肃苹果种植面积广但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的原因。

近年来,以陕西、甘肃为代表的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优势区域迅速崛起,苹果生产重心明显西移。

(3)简述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