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分布特征。
(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同时有学者研究还发现,农耕文明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加快,试分析其原因。
河口海岸线受河流、潮汐的共同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近百年来辽河河口海岸线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河河口海岸线
A. 1909~1945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B. 1945~1979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C. 1979~2003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D. 1909~2003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2.辽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特征说明
A. 辽河上游侵蚀作用较强 B. 辽河上游堆积作用较强
C. 辽河河口潮汐侵蚀较强 D. 辽河河口潮沙堆积较强
3.辽河河口海岸线的变化将
A. 导致海水倒灌 B. 不利于港口建设
C.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D. 使黄海面积缩小
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 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
B. 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
D. 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
2.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 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 B. 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C. 沉积物质来源复杂 D. 物理风化作用较强
2.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
A. 高度 B. 速率 C. 规模 D. 年代
3.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 风积沙丘 B. 风蚀沟谷 C. 冲(洪)积扇 D. 三角洲
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A. 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 B. 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D. 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
2.图中所示河段的流向为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3.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蛇曲多分布在平坦地区,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边境,却能看到“S”型的蛇曲深深嵌入岩层之中。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乾坤湾形成的原因是
A. 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B. 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C. 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D. 断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2.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A. 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 B. 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
C. 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D. 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
3.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
A. 距黄河近,水量丰富 B. 离聚落近,取水方便
C. 岩层过滤,水质较好 D. 位置较高,不易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