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 陡崖的相对高度大于100米,小于300米

C. ②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①地多

D. 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2.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

A. 从甲处到山顶    B. 从乙处到山顶    C. 从丙处到山顶    D. 从丁处到山顶

 

1. C 2. A 【解析】 1.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先自南向北,再向东北流,A项错误;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故陡崖相对高度大于或等于100米、小于200米,B错;图中高程为492米的山峰位于东北—西南向的山岭上,则①位于该山岭的西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少,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C对;冬季日出东南,甲位于河谷附近且东南方位有492米山峰,阻挡视线,故甲地冬半年一段时间内不能看到海上日出,D项错误。据此分析选C。 2.从甲处到山顶的地形是山谷,索道经过山谷上空,与地面高差大,可观赏激流及山谷两侧风光,甲村位于河流沿岸,游人还可以进行水上项目活动,丰富旅游内容,A对;乙处位于山顶,在两个山顶之间修建索道,景观雷同,效益不好;图中等高距是50米,丙处和山顶之间为山脊和陡崖,其中陡崖顶部的相对高度是350--400米之间,导致丙处和山顶之间不通透,不能修建索道;丁处与山顶之间为陡坡,旅游景点少,没有修建索道的价值。据此分析选A合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两个地区略图,甲图中阴影部分为一岛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B. 甲图中的166°0′为图例

C. 若乙图表示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新图的比例尺比原图小

D. 甲图中岛屿面积约为3 000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

下图是南美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蒸发旺盛    B. 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 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B. 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C. 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 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信息反映

A. 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 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

B. 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C.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严峻

D. 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查看答案

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 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

C. 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D. 境内多为内流河、内陆湖

 

查看答案

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煤、石油、天然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