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

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 788.5~1 870

1 841.5~1 935

1 894.5~2 000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至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2%(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 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结构特征和人口问题,同时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学生要学会读图。 (1)根据图中的各年龄组的数据可以计算出0~14岁人口所占比重、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数据看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比较大,说明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直接读图可知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 (3)要审清题意,从水资源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水资源主要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hm2

森林面积/hm2

淡水/m3

0.1

0.1

2 000

 

 

 

 

下表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面积/km2

耕地/km2

森林面积/km2

年径流总量/m3

6 200

22万

8万

7.5万

5 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_______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①因素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②因素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3.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③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图中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河流

2.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 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 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 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

 

查看答案

读世界总人口推算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

A. 100亿、99亿 B. 100亿、90亿 C. 110亿、99亿 D. 110亿、90亿

2.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小

B.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 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亿~9亿

 

读表回答下面各题。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 15亿~16亿    B. 15.1亿~16.6亿

C. 8亿~9亿    D. 14亿~15亿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地区开放程度

C.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 国家人口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