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hm2 | 森林面积/hm2 | 淡水/m3 |
0.1 | 0.1 | 2 000 |
下表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 面积/km2 | 耕地/km2 | 森林面积/km2 | 年径流总量/m3 |
6 200 | 22万 | 8万 | 7.5万 | 5 105亿 |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_______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①因素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②因素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3.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③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图中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河流
2.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 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 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 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
读世界总人口推算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
A. 100亿、99亿 B. 100亿、90亿 C. 110亿、99亿 D. 110亿、90亿
2.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小
B.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 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 14亿~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亿~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8亿~9亿 |
读表回答下面各题。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 15亿~16亿 B. 15.1亿~16.6亿
C. 8亿~9亿 D. 14亿~15亿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地区开放程度
C.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 国家人口政策
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A. 气候适宜 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 人口素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