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还曾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读下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马帮运输是滇、藏、川之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A. 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
B. 当地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就业机会和运输收入
C. 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D. 骡马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2.在建设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是
①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②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没有建设铁路线的必要
③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
④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面左图为广东省惠州某音响的零件生产厂地域分布图,右图为惠州某音响厂零件来源比例图
1.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惠州的音响整体生产厂为核心,形成了大批音响零件生产厂,这种工业布局的现象,属于( )
A. 工业联系 B. 工业集聚 C. 工业地域 D. 工业分散
2.促使音响零件生产厂家实现地域联系的主要因素是( )
①市场的需求量 ②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交通网络的完善 ④信息联系的方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在浙江诸暨大唐,虽然只是制造一双小小的袜子,整个生产过程却被细分成了多个环节,很多企业就是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纱线厂与织袜厂之间存在的主要产业活动地域联系形式是( )
A. 科技联系 B. 空间联系
C. 信息联系 D. 投入—产出联系
2.尽管诸暨大唐的上千家织袜厂竞争激烈,但是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仍入驻大唐。这是因为( )
①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与中国企业的竞争
③可以利用这里的集聚优势,扩大知名度 ④可以利用科技优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下图为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气候和地形 B. 科技和资金 C. 政策和劳动力 D. 政策和交通
2.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 游览道 B. 温室大棚 C. 养猪场 D. 接待中心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农作物是
A. 油菜 B. 水稻 C. 亚麻 D. 玉米
2.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科技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单产高 D. 机械化水平低
3.图中阴影部分发展该农作物的优势条件是
A. 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城市与其主要区位因素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拉萨——矿产地 B. 耶路撒冷——宗教圣地
C. 华盛顿——旅游圣地 D. 苏州——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