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可推断出( )
A. 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 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 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 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2.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的差异 B. 地形差异
C. 洋流性质不同 D.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题文)下图为四个大州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图,读图回答下题。
四个大洲中( )
A. 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 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 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 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下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 )
A. 29 m B. 31 m C. 39 m D. 41 m
2.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B. 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C. 甲图中①②两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两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D. 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
A. 夏季气候温暖
B. 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 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 草类茂盛
2.甲地代表性的牲畜种类是( )
A. 三河牛 B. 伊犁马
C. 滩羊 D. 牦牛
3.下列不属于我国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是( )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C. 长城 D. 横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