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材料一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

材料一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

(1)试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大的原因。

 

(2)分析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自然原因。

 

(3)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及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的原因。

 

(1)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海峡狭窄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2)东部地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光照丰富;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利于牧草生长;西部以山地为主,不利耕作,但利于发展畜牧业。 (3)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差。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解析】 (1)风力的大小与所处的风带、位置的轮廓形状、地形的走向与盛行风的风向关系、摩擦力的大小等有关。英吉利海峡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2)耕作类型与区域的自然条件相关,英国是岛国,多受西风影响,降水多。东部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光照丰富;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利于牧草生长;西部以山地为主,不利耕作,但利于发展畜牧业。正是这种东西方向气候、地形条件的差异导致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格局。 (3)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是因为莱茵河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差。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是因为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葡萄黄金种植带”是亚欧大陆上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葡萄黄金种植带”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呈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此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B. 东部比西部纬度低的原因是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C. 西岸比东岸宽是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充沛

D. 该带上内陆比沿海宽是因为内陆晴天多、光照足

 

查看答案

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2.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①太阳光照充足      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        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完成下面小题。

1.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水温与夏季接近,原因是(  )

A. 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B. 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C. 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D. 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2.“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A. 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 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C. 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D. 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国将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俄罗斯等国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下图为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对开辟“冰上丝绸之路”影响最小的是(  )

A. 全球变暖    B. 航运安全    C. 运输成本    D. 市场分布

2.《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表之时,原有航道中的(  )

A. 台湾海峡海水由南流向北,风急浪高

B. 马六甲海峡正值旱季,海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C. 索马里洋流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洋流

D. 直布罗陀海峡气候温和湿润,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

 

查看答案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 16 公里,南北宽约 2.4 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 夏季风 B. 冬季风

C. 东北信风 D. 盛行西风

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最有可能是指

A. 植树种草 B. 修筑防浪堤

C. 从外地运沙 D. 持续除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