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千米。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②盆地地形,便于冷空气聚集; 

③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⑤受千岛寒流影响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2.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 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

B. 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

C. 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

D. 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

 

1.B 2.C 【解析】 1.据图可知,奥伊米亚康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北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并在谷地中停滞积聚,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①对;奥伊米亚康深居内陆,冬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小,②对;北大西洋暖流对圣彼得堡影响较大,但无法对奥伊米亚康产生直接影响,③对;千岛寒流对奥伊米亚康的影响很小,④错。综上判断①②③正确,答案选A。 2.该地纬度高,夏天昼长可达21小时,夜晚非常短,A可信;该纬度较高,当地土地都是永久冻土,B可信;该地气候大陆性特别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非常大,C不可信;该地降水大部分以降雪的形式存在,D可信。故答案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地区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的原因不包括(  )

A. 大气环流    B. 植被

C. 洋流    D. 地形

2.关于图示区域西部主要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B.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 大部分河流水流急    D. 河流航运价值高

 

查看答案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 印度西海岸    B. 澳大利亚西海岸

C. 非洲东海岸    D. 越南东海岸

2.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 温暖湿润    B. 温和干燥    C. 高温多雨    D. 高温干燥

 

查看答案

在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水能蕴藏量5 27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八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

A. 境内多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    B. 离海洋较近

C. 纬度较低    D. 有很多大河流经

2.中亚地区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印度洋  ④北冰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20°N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甲、乙两国示意图,右图为甲国A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乙两国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B. 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C. 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D. 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2.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B. 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C. 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    D. 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3.关于甲国农作物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

A. 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B. 水稻分布在恒河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平原

C. 黄麻分布在恒河上游    D. 茶叶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4.季风为A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    B. 东北信风南移

C. 东南信风北移    D. 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