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世界某岛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岛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岛屿...

读世界某岛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岛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岛屿中部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    B. 雷克雅未克有“无烟之都”的美誉

C. 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D. 地处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2.该岛冰川主要分布在中南部而非北部,其原因为

①中南部地势较高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   ③北部地势较低,城市密度大,热岛效应显著

④西部和西北部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1.C 2.D 【解析】3.由图中水系分布特点,一组向北入海,一组向南入海,推断中部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A对。根据经纬度确定图中岛屿为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地热能资源丰富,且是清洁能源,雷克雅未克的能源消费结构80℅以上是地热能,B对、C错。冰岛被20°W穿过,20°W是东西半球分界线,D对。故选C。 4.中南部地势较高,北部地势较低;西部和西北部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冰川主要分布在中南部而非北部,D对。 1.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读图,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南部向南入海,北部向北流入海,推断中部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A正确。根据经纬度确定图中岛屿为冰岛,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地热能资源丰富,是清洁能源,没有大气污染,B正确、C错误,选C。图中冰岛被20°W穿过,20°W是东西半球分界线,D正确。 2.读图,根据河流分布判断,该岛中南部地势较高,北部地势较低,①对。北部纬度高,属于苔原气候,②错。该岛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密度小,热岛效应不明显,③错。西部和西北部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④对。D对。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6年马来西亚实施“银发族项目”,鼓励外国的退休老人到马来西亚旅游并长期居住。中国参与该项目的人数一直排在首位。2015年12月我国某集团在该国人工填海建岛开发房地产。上图为该房地产项目所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集团通过人工填海建岛来开发房地产而未选用原有陆地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 提高市场竞争力    B. 节省建设成本

C. 节约土地资源    D. 避免洪灾发生

2.设计人员将前期规划的一岛改为后期规划的四岛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 环境    B. 资金    C. 气候    D. 技术

 

查看答案

栖息于日本北海道湿地的丹顶鹤原为夏候鸟,冬季到本州、九州越冬。20世纪初,由于某种原因,丹顶鹤冬季留在北海道成为留鸟。读东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和扎龙相比,丹顶鹤能够一年四季生活在北海道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河流数量    D. 湿地面积

2.推测北海道丹顶鹤不到本州、九州越冬的主要原因是本州、九州(     )

A. 气候变暖    B. 渔场消失    C. 森林减少    D. 围海造陆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亚局部地区图和2003-2008年中亚部分湖泊(水库)水位变化曲线图,下表为2003-2008年喀拉湖流域内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喀拉湖和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差异的原因是

A. 喀拉湖流域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    B. 喀拉湖流域内降水减少

C. 凯拉库姆水库气温下降,冰川融水减少    D. 凯拉库姆水库灌溉面积减少

2.咸海(南)面积变化对区域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

A. 沙尘暴多发,农田生产力下降    B. 气温年变化加剧,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C. 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上升,草地盐碱化    D. 湿地功能退化,影响淡水渔业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高山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区

B. 甲等值线的数值可能为400

C. 该地区南部降水较少,北部降水较多

D. 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

3.R河流全年水量都很丰沛,由此可知该河发源地

A. 全年降水均匀    B. 地下水储量较大

C. 冬季温度较高    D. 地形起伏相对较小

 

查看答案

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我国沿北纬 40°自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的分异 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主要是         条件的差异。

(2)A 自然带的名称是         ,其相应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 型的特点是:                 

(3)塑造 B 自然带所在区域地貌的主要外力是         ,C 自然带所处盆地中的绿 洲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

(4)在我国,从海南岛出发,走陆路向北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所见自然带的变化主

要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         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         为 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