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自然地表不断被道路...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自然地表不断被道路、高楼建筑等人工地表所替代。下图示意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变化是(  )

A. 东西方向延伸

B. 保持原有格局不变

C. 略有缩小且北移

D. 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趋势越加明显

2.推测不透水地面增幅最小的应该是(  )

A. 核心功能区    B. 功能扩展区

C. 城市发展新区    D. 住宅区

3.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 加大昼夜温差    B. 城市水域面积增加

C. 城市功能区北扩    D.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1. C 2. A 3. D 【解析】 1.据图可见,1991~2015年间,图示椭圆范围在缩小,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缩小且向北移动,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方向主导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在逐渐弱化,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选C正确。 2.城市地面硬化会影响地表水下渗;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不透水地表空间也会扩大;图示随着时代发展,图示椭圆范围越来越小,说明不透水地表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即集中在核心功能区。选A正确。 3.图示随着时代发展,图示椭圆范围越来越小,说明不透水地表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即北京的硬化地面越来越集中连片,使得热岛效应增强,不是昼夜温差加大,A错;不透水地表集中连片影响雨水下渗,并不能增加城市水域面积,B错;图中不透水地表总体上以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城市新区是东、北、南扩展,与不透水空间方向并不重合,C错;城市不透水地表集中程度越来越高,而城市空间在不断扩大,说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正确。 【点晴】 不透水地表作为典型的城市下垫面类型,包括道路、停车场、建筑物屋顶等;不透水地表具有蓄热能力强、蒸散能力弱及阻碍气流传输等特点,对城市的能量辐射平衡、地表热环境、地表径流以及局地气候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不透水地表格局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水环境及热环境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城镇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出发,结合经济、人口与用地三个维度,可将城镇发展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四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有水平,实线阴影为现发展水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类型中,城镇转型增长的是(  )

A.     B.

C.     D.

2.图中丁类型城市往往(  )

A. 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B. 土地空置现象突出

C. 土地利用效率下降    D. 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查看答案

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太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目前全球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70%左右。在中国,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5%的国土面积贡献了CDP的40%。下图为某年该三太城市群中主要城市总CDP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京津冀城市群与其它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环境污染严重    B. 核心城市经济地位较低

C.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D. 内部发展更不平衡

2.导致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更突出的主要原因是

A. 该区域以传统产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    B.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交通联系不便

C. 北京市扩散效应较弱,城市之间产业联系较弱    D. 该区域科技水平低+矿产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

下图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几种地域类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①                  ②                   ③                   ④

1.符合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的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 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

2.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的扩展,沿用的方式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2015年城市体系结构及2030年城市体系结构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预测2030年该地区城市体系结构,需借助的地理信息主要有

①水源及植被覆盖率  ②土壤类型  ③人口增长与分布数据

④城市规划方案    ⑤区域产业结构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根据预测,到2030年该地区

A. I型小城市数量最多    B. 中等城市数量增加最多

C. 城市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东部地区城市化速度较快

 

查看答案

    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区潞城镇。2017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下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各组团都按社区设计,不同功能的组团配备了不同的公众服务。2017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率先迁往此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善北京市级机关办公条件 B. 缓解中心城区住房紧张的问题

C. 加快北京东部地区的城市化 D. 疏解中心城区过多的城市功能

2.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创新发展轴适宜发展

A. 大型综合小商品批发市场 B. 智能手机总装企业

C. 创意设计与金融咨询产业 D.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

3.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各组团

A. 与水域或绿地相交织 B. 按照职住分离原则设计

C. 投入产出联系紧密 D. 均配备各级学校、医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