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2015年城市体系结构及2030年城市体系结构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预测2030年该地区城市体系结构,需借助的地理信息主要有
①水源及植被覆盖率 ②土壤类型 ③人口增长与分布数据
④城市规划方案 ⑤区域产业结构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根据预测,到2030年该地区
A. I型小城市数量最多 B. 中等城市数量增加最多
C. 城市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东部地区城市化速度较快
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区潞城镇。2017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下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各组团都按社区设计,不同功能的组团配备了不同的公众服务。2017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率先迁往此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善北京市级机关办公条件 B. 缓解中心城区住房紧张的问题
C. 加快北京东部地区的城市化 D. 疏解中心城区过多的城市功能
2.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创新发展轴适宜发展
A. 大型综合小商品批发市场 B. 智能手机总装企业
C. 创意设计与金融咨询产业 D.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
3.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各组团
A. 与水域或绿地相交织 B. 按照职住分离原则设计
C. 投入—产出联系紧密 D. 均配备各级学校、医院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变,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机场周边地区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下图示意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千米)附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咨询、广告、中介等)的分布密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该区域的制造业最可能是
A. 电力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生物制药业 D. 玩具制造业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一片9.8平方千米的城市绿心。绿心不只是单纯的绿地,也是通州的市民活动中心。通州将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下图示意通州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规划城市副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 提高城市化水平 B. 扩大城市规模
C. 缓解大城市问题 D. 美化城市环境
2.城市绿心除绿地外,还可以规划
A. 图书馆 B. 大型医院 C. 商贸中心 D. 大学城
3.城市绿心西北侧的运河核心区是副中心的发展引擎区,适宜布局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行政区
清远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围绕北江一带的生态景观进行大手笔建设。江心岛、江滨公园等等,绿意葱茏、风景如画,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场所。下图是北岸的凤城公园广场下的架空层设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广场下的架空层设计,最主要考虑的是
A. 节省材料 B. 遮阳挡雨 C. 排洪泄洪 D. 方便跳广场舞
2.市民在北江两岸公园散步时发现,北江南岸(左岸)的江滨公园明显大于北江北岸(右岸)的风城公园,试解析其原因
A. 南岸散步的人比北岸多 B. 南岸的坡度比北岸缓
C. 南岸的绿化率比北岸高 D. 靠南岸行驶的船比靠北岸行驶的少
城市地标(如下图)多由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建筑构成,一般具备五大要素:外形、地段、技术、规模以及公众性。首先是建筑本身的形象鲜明突出,富有本土文化特点和内涵,有良好的视觉视线效果;其次,其所在位置必须是城市中的显赫地段、稀缺地段;第三,要代表当时最高的建筑技术和水平;第四,地标性的建筑应该是具有完备的能承载城市功能的群落,因此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最后是这样的建筑群落应有极强的包容性、公众性,让市民可以随时融入其中,参与其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地标建筑一般具有的功能是
A. 商务 行政 休闲 B. 商务 文化 旅游
C. 住宅 教育 行政 D. 旅游 商务 住宅
2.地标建筑一般不会分布在下列地点中的
A. 山麓 B. 水畔 C. 广场 D. 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