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围绕北江一带的生态景观进行大手笔建设。江心岛、江滨公园等等,绿意葱茏、风景如画,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场所。下图是北岸的凤城公园广场下的架空层设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广场下的架空层设计,最主要考虑的是
A. 节省材料 B. 遮阳挡雨 C. 排洪泄洪 D. 方便跳广场舞
2.市民在北江两岸公园散步时发现,北江南岸(左岸)的江滨公园明显大于北江北岸(右岸)的风城公园,试解析其原因
A. 南岸散步的人比北岸多 B. 南岸的坡度比北岸缓
C. 南岸的绿化率比北岸高 D. 靠南岸行驶的船比靠北岸行驶的少
城市地标(如下图)多由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建筑构成,一般具备五大要素:外形、地段、技术、规模以及公众性。首先是建筑本身的形象鲜明突出,富有本土文化特点和内涵,有良好的视觉视线效果;其次,其所在位置必须是城市中的显赫地段、稀缺地段;第三,要代表当时最高的建筑技术和水平;第四,地标性的建筑应该是具有完备的能承载城市功能的群落,因此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最后是这样的建筑群落应有极强的包容性、公众性,让市民可以随时融入其中,参与其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地标建筑一般具有的功能是
A. 商务 行政 休闲 B. 商务 文化 旅游
C. 住宅 教育 行政 D. 旅游 商务 住宅
2.地标建筑一般不会分布在下列地点中的
A. 山麓 B. 水畔 C. 广场 D. 路口
左下图示意洛阳市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不同部门的主要布局区位指向。右下图示意1985-2005年洛阳中心城市与所辖各县的工业产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宜分别布局( )
A. 核心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次要生产部门
B. 核心生产部门、次要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
C. 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次要生产部门
D. 次要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
2.上世纪末,洛阳市域各县工业产值总和超过中心城市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各县资源丰富 B. 中心城市工业向外迁
C. 各县环境优美 D. 中心城市市场需求低
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变化的城市化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1.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之前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有
A. 实施二孩政策 B. 加大教育投入
C. 疏散城市职能 D. 完善养老保障
2.该城市化模型中,逆城市化阶段开始的时间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下图为某城市西六路(鲁泰大道至兰雁大道路段)潮汐车道上的交通指示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读某城市某条进出城主干道路上的交通量日变化图(见下图),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可开通出城潮汐车道的时间段是
A. t1-t2 B. t2-t3 C. t1-t3 D. t3-t4
2.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与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为出行能耗。读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功能区与居住地最可能存在“潮汐车道”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益活跃,中西部地区人口长期主要向东部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集聚。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示意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我国部分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 ( )
A.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
B.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
C. 中小城市均以资源性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
D. 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
2.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北上广深 (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011~2015年重庆和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重庆不同于天津的原因有 ( )
A. 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
B. 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
C. 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
D. 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