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夏季是荔枝的上市季节。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

夏季是荔枝的上市季节。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离支”后写成“荔枝”。荔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18°N-29°N,两广地区栽培最盛。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北方某中学地理小组研究杨贵妃所食荔枝来源,发现存在四种学说,下图为四种学说运输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四种学说涉及的荔枝产地中,两广地区栽种荔枝最突出的自然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源    D. 土壤

2.地理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

A. 福建说路线翻越南岭    B. 涪陵说路线翻越秦岭

C. 降低荔枝运费选水运最佳    D. 合江说路线跨越一二阶梯

3.我国北方、西北的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鲜的荔枝,这主要得益于

A. 荔枝新品种的培育    B. 当地种植规模的扩大

C. 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D. 交通和保鲜技术发展

 

1. A 2. B 3. D 【解析】 1.四种学说涉及的荔枝产地中,两广地区栽种荔枝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气候决定作物类型,两广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A对。地形、水源、土壤条件差异小,不是主要自然条件,B、C、D错。 2.地理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福建说路线过淮河,不需要翻越南岭,A错。涪陵说路线翻越秦岭,B对。两广说路线不需要经过云贵高原,C错。合江说路线经过四川盆地,不经过青藏高原,D错。 3.地理小组所在学校位于安徽合肥,附近不适宜种植荔枝,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鲜荔枝,这主要得益于交通和保鲜技术发展,D对。荔枝新品种的培育、种植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不能改变荔枝生长的气候环境,不是主要原因,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辽市农科院在科尔沁沙地(见下左图)建设占地约33.3公顷的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主要采用沙地衬膜(经拉沙造田平整后采取铺设衬膜形成防渗层(如下右图)技术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里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散养鸭子、螃蟹泥鳅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试验基地发展沙地衬膜种稻的主要原因是(   )

A. 种植技术先进 B. 劳动力充足 C. 日照时数长 D. 土壤腐殖质多

2.该试验基地的水稻生产属于(   )

A. 混合农业 B. 生态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3.沙地衬膜种植水稻会(   )

A. 加剧盐渍化 B. 抑制土地沙化 C. 改善地下水质 D. 造成生物入侵

 

查看答案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

A. 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    B. 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

C. 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D. 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

2.滴灌技术的优点

调节田间气候    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③增加地下水含量

减少无效蒸发    ⑤适宜全面灌溉       ⑥保持土壤结构

A. ①④⑤    B. ⑤③④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3.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

A. 劳动力不足    B. 农业科技落后    C. 水资源不足    D. 经济成本较高

 

查看答案

“花果同树”是一种特殊的农业景观。果农选择晚熟果实品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挂果保鲜”技术,在果实成熟时把部分果实通过“留树保鲜”保留在树上,等到第二年春季果树花开后再摘。右图示意花果同树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实现“花果同树”规模经营的主导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C. 气候    D. 品种

2.下列地区最有利果农实施“挂果保鲜”技术的是

A.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C. 江淮平原    D. 山东丘陵

3.使用“花果同树”技术能

①提高果农经济效益  ②促进果树品种改良③带动美丽乡村发展    ④显著增加果实产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是海南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其核心区总面积约13.75万亩(1亩≈666.7 m2),有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5万人。下图示意儋州市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局部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

①美丽的乡村风景 ②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③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 ④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那大“中国农业公园”适宜布局的园区有(  )

A. 小麦种植园    B. 苹果采摘园

C. 傣族风情园    D. 古村文化园

3.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农民(  )

A. 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B. 扩大农作物种植规模,增加粮食的产量

C. 积极外迁,改善生活

D. 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A. 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B. 增加土层深度

C. 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D. 增加耕地面积

2.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A. 土层较薄    B. 光照充足    C. 温度高    D. 降水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