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洋地理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海冰的进退: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狭窄的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某海峡内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海峡的冰进现象会出现在
A. 2月 B. 5月 C. 9月 D. 12月
2.该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A. 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B. 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C. 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 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
3.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海峡波涛汹涌的是
A. 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交换
B. 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附近通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两风环流在此汇合
C. 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
D. 水面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风浪大
下图为世界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单位:千米)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理要素是
A. 海拔高度 B. 地壳厚度 C. 冰川厚度D.海洋深度
2.R值为
A. 20 B. 30 C. 40 D. 50
3.地震高发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50毫米。其原因是
A. 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B. 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
C. 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 D. 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
2.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其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湖 C. 土壤 D. 矿产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 海风 B. 陆风 C. 山风 D. 谷风
2.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变化示意图(注:①图中符号“—”表示风向,此图例为北风。②风速与风级的关系:5级8—10.7米/秒;10级24.5—28.4米/秒),完成下列各题。
1.此天气系统
A. 多形成于赤道地区的海洋上 B. 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
C. 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 D. 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2.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
A. 由西南向东北 B. 由东北向西南
C. 由东南向西北 D. 由西北向东南
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越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字母a、b、c、d四地降水变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 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 绝对变率由南向北依次递减 D. 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
2.该年
A. 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 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 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 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