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50毫米。其原因是
A. 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B. 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
C. 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 D. 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
2.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其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湖 C. 土壤 D. 矿产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 海风 B. 陆风 C. 山风 D. 谷风
2.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变化示意图(注:①图中符号“—”表示风向,此图例为北风。②风速与风级的关系:5级8—10.7米/秒;10级24.5—28.4米/秒),完成下列各题。
1.此天气系统
A. 多形成于赤道地区的海洋上 B. 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
C. 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 D. 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2.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
A. 由西南向东北 B. 由东北向西南
C. 由东南向西北 D. 由西北向东南
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越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字母a、b、c、d四地降水变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 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 绝对变率由南向北依次递减 D. 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
2.该年
A. 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 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 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 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干热河谷地带,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盐田晒盐的旺季是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2.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3.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 地形地势 B. 气候湿热 C. 河流补给 D. 地质构造
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一种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的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保温材料两层,白天只需覆盖透明薄膜层,以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晚上再覆盖保温材料层;后屋面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后墙的作用除承重和围护外,还兼备蓄热、隔热和保温的功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光温室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
A. 正南 B. 东南 C. 正北 D. 西南
2.下列关于日光温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日光温室主要在夏季使用 B. 后屋面主要是为了增加温室阳光
C. 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利于温室保温 D. 后墙应轻薄透气
3.后屋面面积占温室比重最大的东北城市是
A. 大连 B. 沈阳 C. 长春 D.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