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干热河谷地带,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每当晒...

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干热河谷地带,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盐田晒盐的旺季是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2.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3.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 地形地势    B. 气候湿热    C. 河流补给    D. 地质构造

 

1.B 2.C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及河流的补给知识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4-6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增大,白昼时间变长,光照强,太阳辐射量大;此时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同时由于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气温高,蒸发旺盛。以上条件利于晒盐。B正确。1-3月与10-12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时间短,气温低,蒸发慢;7-9月降水多,不利于晒盐。A、C、D项不选。 2.7-9月为雨季,流域内降水多,同时7-9月气温升高,上游山区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融水量增大,河流水位上升。为防止河水水位上涨灌入盐井中,需关闭活动门。C正确。 3.地壳运动,在盐矿层形成断层,地下水在断层带富集,地下水与盐矿层接触,盐矿溶入地下水,使得断层带附近形成卤水。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一种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的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保温材料两层,白天只需覆盖透明薄膜层,以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晚上再覆盖保温材料层;后屋面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后墙的作用除承重和围护外,还兼备蓄热、隔热和保温的功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光温室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

A. 正南    B. 东南    C. 正北    D. 西南

2.下列关于日光温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日光温室主要在夏季使用    B. 后屋面主要是为了增加温室阳光

C. 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利于温室保温    D. 后墙应轻薄透气

3.后屋面面积占温室比重最大的东北城市是

A. 大连    B. 沈阳    C. 长春    D. 哈尔滨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  马拉开波湖附近区域图。

(1)试分析马拉开波湖区“热”的自然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3)分析马拉开波湖周边地区植被茂盛、土壤贫瘠的原因。

(4)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根据图文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湖泊水位变化与候鸟栖息地面积的关系

(1)依据图甲及表,说明A省土地资源现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读图乙,说明候鸟栖息地面积与湖泊水位的相关关系。

(3)鄱阳湖湖区候鸟对栖息地水位涨落节律的长期适应,在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候鸟的数量、种类与栖息地面积变化趋于一致。每年10月,候鸟数量较少,11月~l2月上旬,候鸟数量最多。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10月和11月~12月候鸟数量不同的具体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威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克孜勒库姆沙漠的中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的消息,在50年以前,威海总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斯里兰卡的国土面积。威海流域的水资源给当地的农业和渔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据统计,当地渔业年捕捞量曾经达到4万吨,其支流的三角洲有几十个小湖,生态丰富的沼泽和湿地遍及55万吨。

材料二:不同年代威海面积变化图。

材料三:下面分别为中亚示意图和塔什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结合塔什干的气候资料,简述锡尔河流域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①:结合材料三,中亚城市多分布在东部的山前地带。请合理解释其原因。

②:本地区国家多以灌溉农业为主。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桥隧式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在中间段约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该处泥沙淤积厚度约6~13米。该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修建人工岛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①泥沙来源少②海上风浪大③过往船只多④海底泥沙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在港珠澳大桥中间段修建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时间    B. 方便大船通过

C. 降低施工难度    D. 利于珠江泄洪

3.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①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②加快港珠澳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③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快速交通网络④改善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