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差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
B. 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准确的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
C. 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
D. 数字地球在发展精准农业中大有用武之地
2.精准农业的实施,可以
A. 改良农产品品种 B. 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C. 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 D. 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杭州市着力打造市区“一小时半”旅游圈。现已拥有星级饭店200多个,同时大力进行城市路网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整合以“三江两湖一山一河两址”(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与千岛湖,黄山,京杭大运河,良渚文化遗址和跨湖桥遗址)为重点的旅游资源,使杭州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促进了杭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
(2)根据资料,简述杭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
在全国各大旅游点纷纷涨价的大背景下,杭州西湖风景区自2002年起免费开放大部分景点。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大幅提升。
(3)简述杭州西湖免费旅游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定结(藏语意为长在水中的地方)湿地,年降水量236.2毫米,生长着至少40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
材料二 被称为“软黄金”的虫草(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西藏虫草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1%,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大军”进入青藏高原掠夺性采挖虫草。
材料三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定结湿地分布图。
(1)指出河流a段和c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描述定结湿地分布区的地势特征,并分析定结湿地的成因。
(3)简述掠夺性采挖虫草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指出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并说明理由。
(3)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在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 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螺髻清晰可见。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如下图)。该地主管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卧佛含丹”节。
回答下列各题。
1.游客若想看“卧佛含丹”景观,最佳方位应在该山的( )
A. 西南 B. 东南 C. 西北 D. 东北
2.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
A. 我国植树节前后 B. 五一劳动节
C. 我国教师节前后 D. 元旦前后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
A. 落叶阔叶林之下 B.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 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 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 气温的日变化 B. 气温的季节变化
C. 降水的日变化 D. 降水的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