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陕北地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读“陕北地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差异。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耐旱杂粮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的经济收益低,而且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陕北地区兼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一批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3)简述陕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

(4)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1)(4分)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55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或自南向北)递减。 地势差异:长城以南(东)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长城以北(西)地势平坦。 (2)(6分)特点:各城市均沿河而建。 原因:当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河流沿岸地势较平坦,适宜城市建设。 (3)(8分)有利的气候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退耕还林还草,减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8分)资源条件: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 能源输送方式: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石油、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输送;通过输电线路输送电能。 【解析】 试题 (1)从降水量值及变化趋势描述降水的分布特点。从河流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地势特征,长城以南河流支流众多且短促,说明地势起伏大,沟谷纵横。 (2)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分布与河流关系密切,河流的供水与运输功能对城市的分布有重要影响,读图可以看出该地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 (3)红枣、核桃等经济作物为耐旱作物,需要充足的关照条件。而陕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此地区处于过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结构调整后,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和地形优势,且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4)陕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石油、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输送;并且可以就地发电,通过输电线路输送电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进一步加快其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又划分了一个新的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即粤、桂、闽、赣、湘、滇、贵、川、琼、香港、澳门),下图是该区域的局部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省会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地形单元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区

B. 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C. 在京广铁路经过这里

D. 该地所在省份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2.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基塘农业,有关该农业形成的自然区位是: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土地成片、土壤肥沃 高温多雨、风调雨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读“长江流域图(局部)”,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下游一些城市如马鞍山等随着资源的开发面临着资源枯竭,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 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有利区位条件(  )

①平原地形,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③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体系发达 ④城市化水平低 

⑤区内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协调较好⑥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B.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 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 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2.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小麦    B. 水稻    C. 棉花    D. 青稞

3.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 灌溉条件较差    B. 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C. 日照时间太长    D. 土壤盐碱化严重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 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 风力侵蚀作用强

D. 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2.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 地下水、夏季    B. 冰雪融水、冬季

C. 冰雪融水、夏季    D. 地下水、秋季

 

查看答案

下图为116°E经线的一段L。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经线L段最可能跨越的纬度是(   )

A. 20°N至25°N    B. 28°N至34°N

C. 32°N至38°N    D. 30°N至35°N

2.有关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区域地跨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B. 图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主要是一年三熟

C. 大别山南北两侧山麓地带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D. 春旱是影响本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