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l)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1)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 (2)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 (3)(优势物种:)灌木(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根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解析】 本题以针叶林为材料背景,考查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 (2)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 (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l)根据下表数据,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的主要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河流

径流量占流域的比重(%)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4~6月

7~9月

10~12月

1~3月

印度河干流

53

31

54

8

7

支流①

13

44

36

8

12

支流②

14

28

56

7

9

支流③

4

30

51

8

11

支流④

16

19

64

10

7

 

 

 

 

 

 

 

 

 

 

(2)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3)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到:“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

(1)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所指代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2)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3)描述郑国渠渠首地理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位置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根浅,具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夏季喜雾,冬季喜雨。下面两图依次为纳马夸兰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统计图,该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是沙漠中最具生态价值的地区之一。

(1)描述纳马夸兰地区的降水特征。

(2)简析纳马夸兰地区夏季降水少的原因。

(3)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

图甲示意海口市某高中室外篮球场(局部);图乙示意该球场篮板侧面,M、N为相隔数日正午时篮板上沿在地面的影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为提高逆阳光投篮能力,冬季篮球队员在日出后半小时内的训练位置最可能是

A.     B.     C.     D.

2.篮板上沿正午时的影子由M点逐渐移至N的时段最可能是

A. 小满到芒种之间    B. 芒种到夏至之间

C. 夏至到小暑之间    D. 小暑到大暑之间

 

查看答案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

A.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 人口地理分界线

C. 800mm等降水量线 D.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

A. 气候湿热 B. 信息闭塞 C. 地表崎岖 D. 经济落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