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地区间太阳辐射不均衡的原因不包括
A. 太阳高度大小 B. 日照时间长短 C. 大气的削弱作用大小 D. 地面植被多少
2.西藏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②晴天日数多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有关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四川盆地太阳能丰富 B. 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
C. 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最丰富 D. 太阳能分布东南比西北丰富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纬度带,云量最多的是
A. 赤道 B. 北纬20° C. 北纬40° D. 北纬60°
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云量 B. 大气厚度 C. 纬度 D. 大气密度
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 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完成下列问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 金星、木星 B. 水星、金星
C. 火星、木星 D. 金星、火星
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 温度相对较低 B. 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 出现在太阳内部 D. 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3.“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
A. 是最佳航空飞行层 B. 天气变化显著
C. 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D. 是极光多发区
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据此完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与火星的资料对照表

1.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
A. 彗星 B. 行星 C. 卫星 D. 小行星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表明探测器已经离开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3.与地球相比,火星
A. 体积、质量大 B. 公转周期短 C. 表面温度低 D. 生命生存条件好
2008年初,我国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干线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正式开工,并已于2012年建成。下图为“西气东输二期示意图”。
材料一 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二 近几年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环境污染严重,空心村等问题。
(1)从生产与消费角度,简述建设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的主要原因。
(2)小华、小夏同学开展以“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延伸至珠江三角洲的利弊研究”的课题研究,他们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①小华认为:利大于弊;②小夏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简述1980-2002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4)针对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途径?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河口镇和桃花峪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
材料二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含沙量陡增。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的修建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推测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核心,并请说出你的理由。
(2)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3)简述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黄河含沙量陡增,对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对下游的重要作用。
(4)图中阴影所示的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该地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