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08年初,我国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干线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正式开工,并...

2008年初,我国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干线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正式开工,并已于2012年建成。下图为“西气东输二期示意图”。

材料一 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二 近几年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环境污染严重,空心村等问题。

(1)从生产与消费角度,简述建设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的主要原因。

(2)小华、小夏同学开展以“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延伸至珠江三角洲的利弊研究”的课题研究,他们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①小华认为:利大于弊;②小夏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简述1980-2002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4)针对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途径?

 

(1)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赋存量小),需要从西北地区调入天然气;西北地区能源丰富但需求量小。 (2)赞成①(小华,利大于弊)理由:缓解了珠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有利于大气质量的改善;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答出3点即可) 赞成②(小夏,弊大于利)理由:线路太长;地形复杂,工程量大;破坏沿线生态环境;加剧西部荒漠化。(答出3点即可) (3)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或变化较小);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4)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保护耕地,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建设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答出3点即可,言之有理亦给分) 【解析】 试题考查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由材料可知西气东输的二期工程是从新疆将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从生产角度分析,西北地区能源丰富但需求量小;从消费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赋存量小),需要从西北地区调入天然气; (2)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延伸至珠江三角洲的利弊主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有利影响为赞成小华的理由,如可缓解了珠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有利于大气质量的改善;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等。不利影响为赞成小夏理由,如线路太长;地形复杂,工程量大;破坏沿线生态环境;加剧西部荒漠化等。 (3)1980-2002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可结合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化图来回答,从图中可看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4)结合材料可知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环境污染严重,空心村等;针对问题应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保护耕地,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建设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河口镇和桃花峪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

材料二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含沙量陡增。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的修建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推测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核心,并请说出你的理由。

(2)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3)简述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黄河含沙量陡增,对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对下游的重要作用。

(4)图中阴影所示的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该地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现象明显减少。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

(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的生态效益。

 

查看答案

在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黄土高原北缘过渡地带建设发展起来的神东煤炭集团,如今已成为“绿色煤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生态问题为(  )

A. 土地盐碱化    B. 地面塌陷    C. 土地沙漠化    D. 湿地萎缩

2.在绿色煤炭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采中、采后”的治理理念,有关治理理念叙述正确的有(  )

①采前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

②采中创新开采技术,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开发和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先进的技术    B. 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资源    D. 廉价的劳动力

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

A. 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 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 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 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区的真实写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A. 水源、土地资源不足    B. 光照、热量资源不足

C. 光照、水源资源不足    D. 地质灾害频繁

2.该地区已经实施的国家资源跨区域调配重点工程是

A. 西煤东运    B. 西电东送    C. 西气东输    D. 西水东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