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现象明显减少。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

(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的生态效益。

 

(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2)种植面积扩大,森林、草地遭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3)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于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4)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 (1)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被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黑土的形成。 (2)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的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森林、草地破坏,黑土退化加剧。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初夏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导致黑土侵蚀严重。 (3)滴灌利于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度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滴灌的灌溉水量小,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 (4)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裸露土壤少,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利于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水土流失少,利于改善水质。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保护生物的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黄土高原北缘过渡地带建设发展起来的神东煤炭集团,如今已成为“绿色煤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生态问题为(  )

A. 土地盐碱化    B. 地面塌陷    C. 土地沙漠化    D. 湿地萎缩

2.在绿色煤炭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采中、采后”的治理理念,有关治理理念叙述正确的有(  )

①采前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

②采中创新开采技术,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开发和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先进的技术    B. 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资源    D. 廉价的劳动力

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

A. 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 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 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 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区的真实写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A. 水源、土地资源不足    B. 光照、热量资源不足

C. 光照、水源资源不足    D. 地质灾害频繁

2.该地区已经实施的国家资源跨区域调配重点工程是

A. 西煤东运    B. 西电东送    C. 西气东输    D. 西水东调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京杭运河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为黄河的是(    )

A.     B.     C.     D.

2.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该工程(    )

A. 自南向北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

B. 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C. 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D. 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查看答案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逐步构建水城共融生态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雄安新区开发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发展空间较大    B. 基础设施完善

C. 经济腹地广阔    D. 教育科技发达

2.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意义是

A. 接纳北京首都政治文化功能

B. 承接京津地区重化工业转移

C. 解决京津地区水源短缺问题

D. 合理分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