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天文成就巨大,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创造了24节气,在春秋时就确定了回归年周期约为365又1/4天。《后汉书·律历志》说:“历数之生也,乃立仪表,以校日景,景长则日远,天度之端也。日发其端,周而为岁,然其景不复。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复初,是则日行之终。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为岁之日数。”
这段话告诉我们,历法基本数据的产生,来自于立圭表测影。选择影子最长的时刻作为计算起点,从这个时刻起,影长逐渐变短又变长,为1年。但相应正午的影子却没有完全回复到原来的长度,需要经过4周年,也就是1461日,表影长度才能大致复原。用4去除1461,得出来的就是1年的具体天数。

(1)回归年周期_______
A. 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 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C. 可由连续一年逐日立杆测影,取影子最长的两天之时间间隔确定
D. 即相邻两年冬至节气时刻的时间间隔
(2)古代国都钦天监的官员,利用圭表测出冬至的方法来确定回归年周期,从原理上讲就存在一定困难,导致误差。
请你列出此法可能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考虑古今制造圭表技术的差别导致的误差)
农历兼顾了地球相对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农历每月从初一到十五再到三十与月相对应。因为月相变化周期为29.5天,故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3)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均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下图是相继两次满月,月、地、日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则 角度约_______°,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_______天。(保留1位小数)

(提示:可借鉴恒星日、太阳日的解释方法。地球公转角速度约为1°/天)
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北京某中学高一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活动示意图”(右图)和“活动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日期 | 影长 | 太阳高度角 | 备注 |
9月5日 9月7日 9月10日 9月19日 | 178 cm 184 cm 192 cm 216 cm | 56.8° 56° 54.8° 51.6° | 标杆长度为165cm,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12:16 |
(1)一天中标杆影长最短的时候,该地地方时大约为________点钟,此时阳光所在方向是________方。
(2)同学们观测的时间段内太阳高度角逐渐变________,同学们判断此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左图中________到________段(填数字序号)。
(3)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
(4)左图中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的日期是__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
读“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A、B)和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图B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
(3)照片是北京某中学同学正午进行体育活动。与照片日期最接近的全球光照图是________ (A或B)。照片右侧方向为________方向(东、西、南或北)。
(4)自图A到图B时间间隔约为________个月,在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
下图为太阳系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共包含_________级天体系统,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行星带位于图中L星和E行星之间,即_________(单选)。
A. 地球与火星之间 B. 金星与地球之间
C. 火星和木星之间 D. 木星与土星之间
表:太阳系行星轨道倾角
| 地球 | 天王星 | 木星 | 火星 | 土星 | 金星 | 水星 | 海王星 |
轨道倾角 | 0° | 0.8° | 1.3° | 1.9° | 2.5° | 3.4° | 7° | 1.8° |
注:轨道倾角是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3)图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_________,从北极上空观察为_________时针。上表表明八大行星的_________(选择填空)。
A. 公转方向相同 B. 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C. 公转速度相似 D. 公转轨道都为椭圆形的轨道
(4)图中M、N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的_________层、_________层。太阳活动强烈时会_________(单选)
①影响传统指南针的精度 ②诱发地震灾害以及出现潮汐现象
③改变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④在极地地区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为8月某日地球光照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自极点向外三条纬线分别为l1,l2,l3。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 OB属于晨线
B. l1为北极圈
C.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l3,l2,l1
D.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序为l3,l2,l1
当我们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
A.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