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D.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2.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 B. 成长阶段后期,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C. 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 D. 人地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协调
3.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A-B-C B. B-C-A C. C-A-B D. B-A-C
下图为我国四地冬季开始和结束日期资料图。读图回答题。

1.若四地为我国的四大平原,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华北平原 B. ②—东北平原
C.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D. ④—珠江三角洲
2.若①的纬度比③低,则①最可能位于
A. 四川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东南丘陵 D. 华北平原
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像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1.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
A. 秦岭、渭河 B. 秦岭、淮河
C. 大巴山、汉江 D. 太行山、汾河
2.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 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 境内河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D. 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3.陕西梯田的南北差异表现为( )
A. 南方种春小麦,北方种冬小麦 B. 北方梯田热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
C. 南方梯田更重视引水灌溉工程 D. 北方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保温、保水
4.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主要体现出( )
A. 季风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B. 黄土高原冬季受侵蚀更强烈
C.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D. 泾河流量的年际变化非常大
5.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泾水浊而渭水清最合理的解释是渭河( )
A. 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 主要流经平原,泥沙淤积
C. 上游人口、城市众多 D. 流速快,侵蚀强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下水资源开采系数为实际开采量与可开采量的比值,图为海河流域局部区域地下水资源开采系数分布图。

说明沧州市地下水的开采状况并指出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0-2010年北京市多次出现大气重污染现象,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下图显示2000-2010年北京市大气重污染平均月际变化(图a)及年际变化(图b)。

描述北京市2000-2010年大气重污染的变化特点,提出减轻北京市大气污染的具体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额尔齐斯河最大径流量所处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该地区可开发的清洁能源有哪些?
(3)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