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日期 | 18日 | 19 | 20日 | 21日 |
平均气温(℃) | 2 | -1 | -2 | -4 |
气压(百帕) | 1002 | 1004 | 1006 | 1008 |
天气状况 | 晴转多云 | 阴转小雨夹雪 | 小雪转阴到多云 | 多云转晴 |
1.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A.
B. 
C.
D. 
2.该天气系统可能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天气系统是
A. 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气旋
C. 北半球反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处为暖锋 B. M处雨后气温上升
C. N处为冷锋 D. 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下图是“地球上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北半球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全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是
A.
B.
C.
D.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代表东北信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高处不胜寒”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春末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里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