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四幅光照图所示...

下图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四幅光照图所示日期与上图最相符的是

A.     B.

C.     D.

2.该日

A.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B. 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

C.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D. 北京日出时刻达一年中最迟

 

1. D 2. D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故是北半球的冬至日。A图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A排除;B是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可排除B;C图全球昼夜平分,是春秋二分,故C可排除。D图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是冬至日,故答案选D。 2.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是7月初,故A可排除;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是春秋二分,故B错;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是夏至日,可排除C;北京日出时刻达一年中最迟,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故D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两岛屿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判断

A. 甲岛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B. 乙岛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C. 甲岛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D. 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A. 清明    B. 小暑    C. 寒露    D. 小寒

2.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

A.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B.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C.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D. 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东北和广东的GDP和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例,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东北和广东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

B. 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东北青少年儿童比例会增大,东北的人口增长率会上升

C. 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D. 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2.两地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大量迁入广东,促进广东经济高速发展

B. 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广东GDP占全国比重下降

C. 只有使20—39岁人口比例上升才能使东北GDP占全国比重转为上升趋势

D. 东北人口的这种变化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读下面“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省际人口的迁移    B. 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 人口寿命的延长    D. 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2.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份   ④经济欠发达省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单独两孩”的生育政策,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 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B. 造成性别比失调

C. 可暂时缓解老龄化    D. 人均GDP快速增长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2005年-2030年不同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到2030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A. 58%  23%    B. 19%  23%    C. 23%  19%    D. 19%  58%

2.国家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人口容量增大    B. 短期内出现人口大幅增长的现象

C. 养老压力增大    D.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