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 ) A....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  )

A. 地貌分别是峡谷、冲积扇、三角洲

B. 地貌分别由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C. 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乙

D. 地貌特征分别是山高谷深、地形平坦、地势低平

2.制约丁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灌溉水源    B. 劳动力

C. 热量    D. 科技水平

 

1. D 2. C 【解析】 1.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图中甲、乙、丙地貌分别是峡谷、冲积平原、三角洲,A错误;甲、乙、丙地貌分别由流水侵蚀、流水沉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B错误;根据河流流向可知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C错误;甲、乙、丙地貌特征分别是山高谷深、地形平坦、地势低平,D正确。 2.丁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比较高,气温低,制约丁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在该地种植小麦和青稞,主要采用人工种植为主,劳动力和科技水平不是主要制约因素,,C选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工农业发展均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下图表示2007—2013年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产业绝对联动程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第一、第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

A. 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

B. 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粗放农业的有效结合

C. 丰富的矿产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

D. 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

2.该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绝对联动度不高主要受制于(  )

A. 生态环境恶劣

B. 干旱缺水严重

C. 加工业水平低

D. 基础设施落后

3.为提升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程度,应该(  )

①调整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③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联动效应 

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其中昆仑站和泰山站为度夏科考站,且设计寿命仅10年和15年。2018年1月我国在南极的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165°E,76°S)上正式开建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下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 000余种,恩克斯堡岛地面碎石遍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设计寿命较短的直接原因是(  )

A. 内陆地区不便船舶进入

B. 内陆雪层不断积累

C. 内陆地区常年风力强劲

D. 纬度太高,气候太冷

2.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

B. 地表多碎石,利于建筑施工

C. 罗斯海海域宽阔,气候较暖和

D. 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

3.恩克斯堡岛上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岩石崩解破碎明显

B. 冰川融化,流水侵蚀作用强

C. 基岩裸露,冻融、风化作用强

D. 岩石裸露,风力侵蚀作用强

 

查看答案

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等于实际降雪初始日期与同一年度9月1日之间的日数,数值越大,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等于同一年度8月31日与实际降雪终止日期之间的日数,数值越大,终止日期越早。降雪初始日至降雪终止日为雪季。下图示意1962—2012年青海省平均降雪初始、终止日期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青海省四地中,雪期最长的是(  )

A. 五道梁    B. 冷湖

C. 贵德    D. 格尔木

2.影响冷湖雪季长短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距海远近    D. 大气环流

3.近些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省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大部分地区降雪初始日期提前

B. 大部分地区降雪终止日期提前

C. 大部分地区雪季延长

D. 大部分地区积雪厚度增加

 

查看答案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______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 _。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__    ___。

(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3 年 12 月 25 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如图 )主体工程胜利完工,于 2014 年汛后正式通水。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 60 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

截至 2018 年 9 月:中线一期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 1371 天,共调水 169.29 亿立方米,累计向京津冀豫 4 省市供水超 158 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亿人,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一直保持或优于Ⅱ类。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受水地区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