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戈壁红驼游走性地啃食梭梭、骆驼刺等植物嫩枝,同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从蓉生长更好。梭梭、骆驼刺等沙生植物得到恢复,红驼食物充足,又促进其数量增多 【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戈壁红驼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梭梭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从蓉生长更好,从而是的使得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旅游地理)

上王村位于秦岭北麓育华山下,北有省道107环山公路,西邻210国道,距西安市区20。 下图是上王村旅游开发模式。

评价上王村采取以农家乐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开发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竹原产于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号称“果中皇后”,其幽香气爽,滑润而不腻滞,且有降火功效,能克榴莲之燥热,果皮可用于燃料制作。山竹极易编制,新鲜山竹对冷链运输时间和贮存温度要求苛刻,从采摘到食用,限期一般不超过10天。我国进口的山竹多来自泰国,目前国内小件网上进口购买一般近30元一斤。

山竹属“超热带”水果,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结果,山竹生长需要弱光环境,25℃-35℃的温度,气温低于20℃时,生长即受抑制;对降雨量的需求也极大,不仅需1300mm-2500mm的年降雨量,而且均分布的降水更有利于其生长。近年来我国云、台、粤、琼等省引种皆不理想。下图为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1)分析我国海南岛引种山竹不理想的气候原因。

(2)分析山竹在我国市场上较多数热带水果价格高的原因。

(3)有人建议将泰国的山竹产业做大做强,你是反对还是赞成,如反对,请说明理由;如赞成,请说出改进措施。

 

查看答案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米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图甲),与墨脱县交界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该山地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被生物学家称为“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 。该县东部的丹娘乡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河床上的江心沙洲和沙丘(图乙),是较为独特的地貌景观(图丙)。

材料二:图甲中A处为西藏地区1960年左右开始开发的军垦农场——米林农场(海拔2860米,平均气温8.5℃,年均降水量780mm)总面积9800亩,其中耕地面积5600亩,果园面积3640亩,牧地面积560亩。自从1995年中央第三次援藏工作座谈会后,米林农场被列入福建省对口支援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今主要以种植苹果、葡萄等高原水果,已发展成为西藏最大的水果产业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和无公害禽蛋、肉鸡生产供应基地。

(1)分析南迦巴瓦峰被誉为“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的原因。

(2)据图和所学知识,指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3)据材料二指出该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丹娘乡境内的沙丘是我国湿润地区的沙丘之一,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要素在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山体中央太阳辐射被吸收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T1)远高于山体外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T2)。研究表明,形成山体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另外,山体越大,和周围环境差异越大;山体效应在山体内部比边缘地区明显。

1.下列山地中,山体效应最显著的是

A. 泰山    B. 华山    C. 阴山    D. 横断山

2.山体效应的形成不是因为

A. 地形闭塞,同外界的热交换少    B. 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强

C. 晴天多,光照强    D. 基面高,大气易被加热

3.与山体效应最吻合的地理分异规律是

A.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由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    D. 非地带性

 

查看答案

城市地标(如下图)多由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建筑构成,一般具备五大要素:外形、地段、技术、规模以及公众性。首先是建筑本身的形象鲜明突出,富有本土文化特点和内涵,有良好的视觉视线效果;其次,其所在位置必须是城市中的显赫地段、稀缺地段;第三,要代表当时最高的建筑技术和水平;第四,地标性的建筑应该是具有完备的能承载城市功能的群落,因此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最后是这样的建筑群落应有极强的包容性、公众性,让市民可以随时融入其中,参与其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地标建筑一般具有的功能是

A. 商务  行政  休闲    B. 商务  文化  旅游

C. 住宅  教育  行政    D. 旅游  商务 住宅

2.地标建筑一般不会分布在下列地点中的

A. 山麓    B. 水畔    C. 广场    D. 路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