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结合下面左图和右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

结合下面左图和右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 丁地    B. 乙地    C. 丙地    D. 甲地

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 山麓草原    B. 云杉林带

C. 高山草甸带    D. 终年积雪区

 

1. D 2. B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景观图中的山麓草原上分布有牛、羊等牲畜,说明此地可能为该地绿洲,水源相对比较丰富,山腰有云杉林分布,说明降水较多。读地形图,甲地海拔较低,位于山谷,有河流流经,最有可能为绿洲,并且山谷朝西开口,利于西风进入,带来较多降水,所以符合这一特征的观察位置最有可能是图中甲地。D项正确。 2.根据所学知识,降水最多的地带植被丰富,图中云杉林所在地为山腰(1400~2700米),植被较为丰富,属于该地降水最多的地带。并且西风进入河谷在山腰形成地形雨,故选山腰云杉林带。B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群岛面积12 200平方千米,由200左右个岛屿组成。岛上植物低矮、浓密,为无天然树木生长的草原,土生的陆地哺乳动物已不复可见。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群岛上草原无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过于单一的地形    B. 过早与大陆分离

C. 阴凉多风的气候    D. 火山的不断喷发

2.群岛禽鸟类丰富受益于(  )

A. 流经沿岸的洋流    B. 靠近大陆的位置

C. 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D. 人类活动影响弱

 

查看答案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 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题。

河床断面形态从乙至甲的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在

A. 2~3月    B. 4~8月    C. 9~12月    D. 12~1月

 

查看答案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图1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A. 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

B. 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

C. 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

D. 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

 

查看答案

下图是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段38° N、山体内外最热月l0°C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最热月10℃等温线最可能是植被带

A. 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分界线

B. 针叶林与高山荒漠的分界线

C. 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

D. 高山草甸与高寒荒漠的分界线

2.图中落基山脉内外部10℃等温线分布高度差异显著,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 降水    B. 洋流    C. 海拔    D. 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C.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 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

A. 海拔高,白昼时间长 B. 大气散射作用

C. 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D. 晴天多,光照充足

3.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 东去种麦 B. 西山牧羊

C. 南下踏青 D. 北山滑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